台南排隊美食(三)--台南碗粿VS彰化碗粿
每到台南一有機會總忍不住找尋碗粿形跡,有一次住宿海安路附近,一早起來就往水仙宮市場鑽竄,但自知仍不夠早,無法排到傳說中的清涮牛肉湯,只好到市場解饞,其實也有好幾間清早賣牛肉湯的店家,還好早到一步,一早的牛肉湯都是賣完為止,後到的客人只好扼碗,雖未曾一早以牛肉湯果腹,但其鮮甜的滋味的確不賴。
不過一轉頭看見市場攤位隔鄰有賣碗粿,二話不說移樽就「吃」,正欣喜能夠吃到台南碗粿當第二頓早餐,沒想到碗一端出,附上的叉子竟然是單片的竹製叉,說是叉子又不像叉子,從來沒見過也不好意思問,只好嘗試想像如用一般三分頭叉子,沿著碗緣深挖後並平均劃分,但問題來了,竹叉有厚度,頭形又非尖刺狀,怎麼叉如何叉?結果手忙腳亂一團糊塗的挖,卻怎麼也掏勺不起,因為有醬汁,一身滑溜,扁薄的竹片怎麼也無法保持平衡,一起手一塊粿就又翻身下滑進碗。
正當手足無措之時,同桌旁的一位好心阿姨目睹一切,只好告訴我,吃台南竹叉碗粿,上桌後需等一會兒,讓粿稍涼,竹叉才好上手,轉涼的粿會有緊實度又有Q彈度,竹叉的功用才能使得上,靠蠻力只是虛擲光陰,再怎麼撥挖也吃不了一口,原來如此,不過我還是放棄,直接用便利筷就口,土包子上府城吃碗粿,鬧笑話。不過隔天第二次再去,知道了該靜待碗粿轉涼的撇步,竹叉用起來就熟稔多了,一回生二回熟,也學會跟著在地人用竹叉吃碗粿。
小吃美食從來就離不開成長記憶,小時候阿嬤老家旁一早就有碗粿餐車,所以順理成章彰化的碗粿也成了選項之一,碗粿基因密碼因此深植幼小心靈。雖然碗粿都是使用在來米炊蒸處理,但那時候的彰化碗粿質地與台南完全不同,聽朋友說,台南碗粿在料理過程中有植入台南特有的肉燥汁料,所以碗粿才會帶有暗褐色的膚色,咀嚼起來口味不落單,不像一般碗粿需靠醬汁喚醒粿的本身。
而說到小時候的彰化碗粿,比較特殊的地方則是粿身中間鑲嵌的肉丸子,肉餡大小剛好撐起碗粿的分量,當劃開粿身,肉餡的醬汁有一部分早已因炊蒸而滲透,但由於高溫蒸熟,肉丸早與包圍的粿分離,於是一開挖,即刻見到外圍的粿身白皙透嫩,內裡又暈染醬色,接著再與表皮淋上的紅甜醬或蒜汁相遇滲透,於是裡應外合,小小一碗就成為粿的協奏曲,最後曲終時,沒有另外點湯的客人都可以向老闆要上一碗清湯(過去較貧窮的人家往往這樣吃喝),在遺留的醬汁中,把合奏帶向精彩的尾聲,無須另外佐料,清湯與醬料走向幸福的結局......這樣的喝湯古法在現代雖已少見,除了豐原廟東街有過,在台南倒是還能見識一二。
招牌美食:有機會吃過台南水仙宮市場的碗粿與赤崁樓附近的碗粿,手法與口感都不同,只要喜歡都可嘗試。聽說小西腳的碗粿歷史悠久,有機會肯定去試試。
Pubu電子書城推廣連結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