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

烏日排隊肉圓

烏日排隊肉圓

從烏日火車站走進頂街,有家排隊肉圓就在前頭不遠處,除了肉圓,客人都會額外點上一碗乾麵,這讓我不禁想起南投橋頭邊肉圓的光景與滋味。橋頭邊肉圓每遇假日也是車水馬龍,所有食客必須壅擠在橋旁的一小間店面內,吃起東西侷促緊張,攤車旁就是排隊人潮,想內用的人大都虎視眈眈,磨拳擦掌準備接坐下一個空位,座位也如棋盤畫格,僅容側身而過,雖然慕名而至,但草草匆忙吃完,排隊美食的魅力往往抵銷大半。

烏日,從火車站起步,當地人稱烏日街有頂街與下街之分,頂街以烏日車站為首,下街重要信仰中心則在廣惠寶興宮,是烏日最老的廟宇,近年正準備翻修,正殿已旁遷臨時屋宇。下街因地勢較低,一路延伸至半路店,據廟祝姚先生暢言,「半路店」因連絡南北兩地厝莊路草人跡煙渺,有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之情形,又在中途有開設一間柑仔店,因此得名。


↑烏日下街寶興宮是烏日最早廟宇之一


↑半路店今位湖日村內,緊鄰大肚溪,
中彰福德祠是在地老土地公廟,曾因土地重劃而遷移

1830年代(道光年間)半路店已經出現在方志內,會形成此聚落,與位居交通要道有關。往昔彰化縣城通往台中犁店頭,會在此處渡溪上岸,據當地人士言,半路店除了津渡,也曾是大肚溪與大里溪上下游貨物集散地,加上有人在此地開設商店,所以稱為半路店。1959年8月,影響台灣中南部甚巨的八七水災也沖毀半路店民居,附近子孫輩轉述阿公的經歷說,當時從下街最高處朝天宮放眼望向地勢較低的半路店,僅存龍眼樹和榕樹兩棵老樹公,其餘地上物皆淹沒流失。今日半路店因鐵、公路高架橋匯集,部分土地被徵收,原本庄頭的土地公廟中彰福德祠也因此遷移現地。如今除了幾家廠房散落,生活最久遠的在地民居只剩一戶深耕。


↑半路店位在湖日村快速道路與高鐵高架橋下,老地名連在地人都不太清楚,
桑海倉田變化太快,似乎連記憶都被格式化了

寶興宮耆老對於烏日歷史悠久的小吃店指證歷歷,一來是烏日火車站前的豆漿早餐店與肉圓,可以說三代傳承;其次則是在地最老牌的傳統菜市場內,有豆花和幾家道地小吃。傳統市場還沒有機會走訪,無法多著墨,車站肉圓倒是先嚐為快,但見小小攤位人客沒有間斷,可惜不知是不是天氣炎熱胃口小,夏天吃肉圓總覺得不來勁,或許下次入冬後再來一試吧。



↑烏日火車站出站後直行,即可看見有人排隊的肉圓店

Pubu電子書城推廣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