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

台南排隊美食(一)--洪芋頭度小月

台南排隊美食(一)--洪芋頭度小月

帶領的台南朋友禿鷹說,小時候常吃的擔仔麵就是洪芋頭相傳後代的度小月,那時候中正店還未遷移至消防隊附近,窩居中正路某小巷的麵攤,模樣與現今差不多,矮桌竹椅,簡單的麵和滷蛋,朋友十歲那時晚上跟著大人吃麵,記憶雖模糊,但滋味與今日的度小月依舊,一碗的份量幾乎是大人的一口,其湯汁濃郁,我最初在台南中正路店剛吃到時還以為是乾式的擔仔麵,原來非也,而是遵古製法,曾有訪問說到,「擔仔麵剁、爆、炒、燜、收五大步驟,以及花費九小時燉煮的肉燥。」展現的就是度小月的真功夫。


↑不論品牌,擔仔麵足代表台南最著名的小吃之一

相傳度小月原是以渡船為業的洪芋頭為克服每年農曆七、八月的行船小月,於是潛心研發由肉燥、蝦湯、蒜泥、黑醋等佐料相融的湯頭,並在水仙宮廟前點上燈籠賣起了「度小月」擔仔麵。傳授至第二代時分支為長房與二房,長房元祖本店位在西門路,不過最受觀光客青睞的其實是二房位於中正路上的度小月。物換星移、滄海桑田,第三代接手後,長房元祖本店的子嗣洪茂森從美國取得電腦博士歸國任電機教授,民國69年在台南創設良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,屬於台南最早的電腦事業體,更創始台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,任第一屆理事長。朋友即曾經從良相公司買過早期的蘋果電腦apple II,那時候台南透天厝一棟十五萬台幣,蘋果電腦一套則要價五萬元,可說驚為天人。

良相電腦公司結束後,洪茂森博士又回頭接掌元祖本店,卻憑著一身科學知識研發符合時代潮流的肉燥罐頭,可說傳承洪芋頭度小月擔仔麵的精神,延續並彌封百年美食的滋味。不過西門店的口味早已隨現代人的口感而轉變,過去重鹹的肉燥今已瘦身清淡,豬油也不再使用,與朋友造訪的傍晚,騎樓下的紅燈籠剛點亮,兩人各點一份招牌的麵與蛋,剛上桌時訝異於湯汁幾乎是中正店的兩三倍,為何如此?朋友解答,擔仔麵本就是湯麵,只是一低一滿,的確,西門店的湯頭較之淡薄許多,但喜歡口感無負擔的人或許更能接受。

↑擔仔麵招牌攤位,低矮的擔位,竹製的矮凳,親近土地

雖然一碗小而美、看似沒有份量的擔仔麵卻製作用心,「吃巧」不「吃飽」是最好的箴言,因為如果要吃飽飽,那荷包真會大失血。我曾經看到一位女性觀光客,單槍匹馬,雖點上一碗麵與蛋,但隨後又送上的一大碗肉燥飯令我不解,後來才領悟,若要吃巧又吃飽,非得吃碗肉燥飯不行,要不然怎有體力以雙腳漫步台南。

招牌美食:擔仔麵+滷蛋。擔仔麵上總會鋪上兩尾透紅的小蝦子,比蝦米大上一回,在一球黃麵中點綴了風景,卻也帶出鮮蝦湯頭的象徵符號。不過再三囑託,「吃巧」最好。中正店菜單中有一味滷豬肝,是屬於少見少吃的久魯硬式豬肝,若不排斥收束水分後、嚼勁強硬的模樣,倒是可以嚐試。

↑經典擔仔麵配滷蛋,吃巧不吃飽

Pubu電子書城推廣連結

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

台北公館排隊美食--35元豆花

台北公館排隊美食--35元豆花

台北公館除了知名的紅豆餅每見排隊人潮,我總是會順道吃上一碗簡簡單單的豆花。

喜愛豆花似乎跟小時候的記憶有關,那是老家彰化市的兒時滋味。有時候問朋友,以前小時候有沒有過吃豆花當早餐的情形,一般得到的答案皆回以不可思議的表情,不知為何就獨獨自己有過吃豆花當早餐的經驗。

那攤早餐豆花沒有遮風擋雨的店面,甚至連簡陋的雨棚都沒有,如今說來更像是臨時攤販,一大早固定出現在中山路與中正路夾道、通往陽明國中的街道起頭,以現在的眼光來看,那餐車就是屬於懷舊的露擔,必須以人力肩挑抵達定位,有多少賣多少,售盡為止。木製的矮儲與度小月擔仔麵攤車的高度相仿,吃得人坐下來就與老闆高度一樣,儲內是一條條的油喫粿(油條),一邊淺底大湯鍋有熱騰騰的花生湯,另外則是桶裝的熟豆花,菜單很簡單,要嘛花生豆花配油喫粿,要嘛純花生湯,一碗就是一頓早餐,而且是喫甜甜的豆花早餐,所以這樣的早餐經驗才少有人有。

或許這種小時候的吃食記憶影響長大後的喜好,豆花成為生活中不可少的小吃,甚至打算賣起豆花也說不定。

公館汀洲路上的豆花雖算不上有排隊狂潮,但總也絡繹不絕,外帶的人更不間斷。店面完全沒有費事裝潢,除了攤車就是桌椅,牆面上也僅僅掛著「豆花35元」菜單,冬天或有薑汁隨伴,但也僅只於此,仍是一味花生豆花,不多不少。



說起這道豆花,有人喜愛它的炭燒味,但我倒是看重它的手工感,自家少量熬煮的豆花口感,比起大量產製總是有著不凡的身手,尤其夏天即使配上剉冰,花生也不變堅硬,鬆綿依舊,專注在一件食物上往往可見功夫。



招牌美食:花生豆花,僅只一味。有人也許懷疑炭燒味難不成是以材炭烘焙嗎?應非也。只因豆漿容易焦底,熬煮過程稍一不慎即可能鍋底見焦熟,當然,也可以利用此原理拿捏,讓豆漿或豆花產生炭燒風味。



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

30年早餐排隊美食-美村路上的阿根早點

30年早餐排隊美食-美村路上的阿根早點

大約30年前剛到台中時,就住在美村路上一棟大樓上的阿姨家,那時候記憶中西式早點最大加盟品牌美而美也才冒出頭,阿根老闆夫婦倆就在大樓另一角的一樓創業。剛起步沒名氣,西式早餐也未流行,到店吃早餐的人有時寥寥無幾,偶爾還會看到剛出生的小嬰兒在店內,那時就心想,這種情形怎麼可能生存下去,但阿根老闆很樂觀的堅持著,就這樣從零到一經營著一家坪數很小的早餐店。

阿根早點的轉變應該從他的招牌蛋餅開始,也算是獨門創新的脆皮蛋餅,與連鎖早餐油滑的蛋餅有截然不同的口感,至今台灣各地都還沒吃過有這樣的蛋餅皮,經過鐵板熱烤,帶有焦脆的麵皮,捲起炒蛋、火腿或培根、或加上肉鬆、玉米等,招牌蛋餅就此誕生,阿根老闆懂得絕境求生,30年前就能夠創新,把看似不起眼的蛋餅,研發成為口味獨特的阿根蛋餅,這是看著阿根早點一日日成長壯大最令人高興的事。


來到美村路總店,七點排隊買早餐早已不是新聞,但總讓人訝異的,每次看到店內小小十來坪的空間竟擠有十多位的服務人員,真是不可思議,而且阿根老闆雖貴為連鎖店老闆,仍見他不懈怠的站在第一線崗位上煎蛋餅,如何叫人不佩服。

來店招牌:阿根早點雖然與一般西式早餐店無異,也有一些吐司與漢堡類,但最津津樂道的仍是招牌蛋餅,每次去吃總是點上全家蛋餅或超級全家蛋餅(超級是因為內容物增加),飲料有豆漿或紅茶或奶茶,奶茶的濃郁風味從以前就讓人難忘。



 
 

來去清水信義眷村+阿財米糕店

來去清水信義眷村+阿財米糕店

與友人拜訪清水信義眷村寄風冊店那天,台灣正經歷乾旱後的一場雨季,連續一星期的雨讓冊店的庭院積攢了一畦水田,正好與屋外旁的水稻田相映成趣,如果陽光充足時,店長說,冊店後進閱讀室的落地窗,是眷村內最好的風景停格,望出窗外巷弄,眷村整齊規矩的老屋向外延伸即是油綠青蔥的稻田,雖是雨天也別有韻致。

2015年6月6日正準備舉辦一場「藝樹市集」,約容納二十攤的小廣場,屋頂就是老榕撲天蓋地般的枝葉,這大概是全台小市集最舒適最天然的陽傘,而一定年歲的老榕聽海聽風聽雨聽人聲,撐開的屏障則讓市集的人、事、物充滿故事情節,村內的榕樹當然不僅此,從港區藝術中心對面橫越馬路將進入前就有垂青的老榕張臂歡迎。

村內的活動中心目前規畫成為遊客中心與展示空間,屋外的大片牆面燙印了眷村未來發展的藍圖,範圍內還有大社考古遺址,可知這裡的文化生態多樣,不過聽說眷村的命運仍掌握在國防部,一年後誰也說不定,但如果只想到圈地蓋高樓不保留,還有什麼文化可言。

不過能吃就能樂觀以對,來到清水當然不容錯過清水米糕。最早的印象是二十年前,常常往返接送友人途經清水時,偶爾吃吃的王塔米糕,但後來遊客漸多,吃起東西有壓迫感就少去光顧了,這次趁著信義眷村行,聽同行友人說當地人吃的大多是阿財米糕,遂興起一吃究竟的胃口。

即使是下雨天,阿財米糕仍高朋滿座,排隊隊伍雖沒有誇張,但也沒間斷過,看營業時間只到七點,是小城鎮做生意的時間表,晚了往往吃不到。清水的米糕店較特別的是,除了主力米糕,都會配吃乾麵,除了淋醬口味厚重,爆香油蔥也是一大重點,點上一碗米糕一碗乾麵,加上一碗四神湯或貢丸湯,有別於都市食物的精巧,這幾樣下來,已滿足撐胃大呼好飽,小吃從來不是細嚼慢嚥的食物,豪邁囫圇的拚食才是該有的姿態,當然重口味就不免俗了。



來店招牌:阿財米糕醬汁厚重,除了滷汁還有粉紅色的甜辣醬,米糕上層有大片的滷肉(真的是削片的滷肉),有瘦有肥,即便不敢吃肥肉的女生應該都不會排斥,口感上甜鹹辣皆有,如果不吃香菜可提醒。



台北排隊小吃的最早記憶--公館紅豆餅

台北排隊小吃的最早記憶--公館紅豆餅

小時候除了叭餔,紅豆餅可能算是個人最常吃的零嘴小吃了,彼時的紅豆餅大都以三輪車架上車輪型可旋轉鐵盤,所以又呼為車輪餅,可算是古早時期的行動餐車了。過往的車輪紅豆餅,薄皮而餡實在,往往從煎皮外還能隱約透見紅豆泥的顏色,因為皮薄所以吃起來不覺得有過多的麵粉味,不似現在的日式紅豆餅,皆強調厚重的蛋黃餅皮,車輪的直徑也加大許多,但餡料往往令人失望,只因為了撐出大車輪,於是必須添加其他非名目上的餡料,如果紅豆餡見不到紅豆色澤,卻是混入了乳白的色調,紅豆泥不像紅豆料那怎麼還會是紅豆餅呢?

十幾年前剛上台北,工作上菜鳥笨飛,也因為懷念使然,一聽到有萬人空巷的紅豆餅,當然不放過,一定要一探究竟才行,公館排隊紅豆餅的名號響亮,也就成了頭號鎖定的目標,不過雖然不畏懼排隊,但等到真的排上幾十分鐘,只為了買到一人的胃口唯有兩塊的紅豆餅,那真是難忘的經驗。

公館排隊紅豆餅沒有招牌,其實最大的招牌就是排隊的人潮,在矮陋的一兩坪店面,父子三人輪流兩片車輪,只因火爐旺盛,不論冬夏,常見的造型就是吊肩內衣,每日下午才開張販賣,早期的紅豆餅,餡料札實夠多,令人大滿足,每個排隊購買的人大多十幾二十個帶走,想想看,一盤車輪可以裝得下幾個餅?而且得要多久時間才可煎滿一大盤,一般來說,一個車輪餅必須至少5分鐘的時間才可能完熟,往往一輪只有三十個,但還不是一次起鍋舊三十個,而是一邊一半無料的餅皮先好之後,再覆蓋上另一邊一半有料的餅,於是等於一盤車輪,5分鐘只有起鍋十五個,而這十五個有可能就被一個排隊的人全數買走,所以排隊的人越來越長,假日時還需要蛇繞排列,不然就會擋到店家或巷弄口。

公館紅豆餅的口味只許兩種,紅豆與奶油,多了根本來不及備料,每天賣完就沒了,排上三十分鐘才買到很常有,女生喜歡奶油,我就喜歡紅豆口味,但每次排上了也只是兩塊紅豆一塊奶油,兩人三塊最合適,分量不會過多吃膩了,奶油、紅豆互相分享,一嘴一口好不快樂。

有一陣子毒奶粉事件狂襲台灣,公館紅豆餅也遭殃還上了新聞,不過近來紅豆餅的排隊人潮仍是空前盛況,人潮沒有斷過,算是公館排隊美食的奇觀之一了。此外為何讓人津津樂道的理由,除了又大又飽滿的車輪餅,就屬價格很少波動也是原因,看著公館紅豆餅數十年如一日,父老級的老闆已經退下,目前由兄弟倆主掌車輪盤,看著專注眼前麵粉汁的一傾一倒,熟練的將豆餡分批撥入圓巢中,依舊一派面無表情的酷樣,我只能說──那就是職人中的最佳型男。

招牌美食:紅豆餅和奶油餅,個人覺得紅豆餅有經歷幾次轉變,還是比較懷念早期的樸實的口味。



30年排隊早午餐店--南屯路土庫站的阿輝麵店

30年排隊早午餐店--南屯路土庫站的阿輝麵店

剛移居台中南屯路時,住家附近最難找的就是早餐店,沒有如今十步二十步一家的密集,當時南屯路土庫站除了更遠未過柳川以前的永安市場,或者進入末段的老街市場,一般來說有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處境,吃食的小店也都散布市場附近,南區與南屯區的界線是麻園頭溪,未重劃前跨越溪的南屯一邊是綠色稻田,附近多是平房、鐵皮屋、合院,出入的巷口還有竹林和墓園,一到晚上夜深人靜,想找吃的就得尋到更遠的地方,而阿輝麵店的出現不啻一大福音。

一開始店裡只有主廚阿輝夫婦倆,也沒有店名、招牌,餐車在住家騎樓下推出,拿手的好菜就是一鍋切盤用的下水料理,豬大骨、豬血、大葉片酸菜、油豆腐及川燙用間隔肉、大腸、粉腸,陳年滷鍋則見肉燥、滷蛋、貢丸、阿給(油豆腐)、滷豆腐,最常見客人點上炒麵和豬血湯,也是個人最愛的基礎搭配,有時候一顆滷蛋或一份阿給、魯豆腐,有時來盤清燙淋醬的黑白切,薑絲與肉蛋白一起入口,即使早餐也不覺油膩。到了假日,有時候還會見到阿輝夫婦的幾個小朋友幫忙送餐、收拾,生意漸漸穩固後,阿輝麵店成了南屯路中段上名氣最有的麵食早餐,常常一早六七點就見喜愛吃麵的客人絡繹不絕,做實的人如果吃麵不夠力氣,那麼就來碗滷肉飯,配湯也可以是肉羹湯,要不就來碗直接澆淋的肉羹飯,滿足一早的需求。那時候老闆都知道老顧客的口味,每次點的豬血湯,總會記得幫我配上大葉片的酸菜,而知道我不喜豆芽菜,炒麵內就不放,卻另外增放高麗菜許多,以前的小吃生意人就是如此用心與貼心,人到了就點上一樣習慣吃的東西,這些資料早已輸入老闆的腦袋中,客人先來後到也不會搞混,老闆夫婦倆手腳俐落,瞻前顧後不曾漏失任何客人的需求。



有陣子離鄉北上,也少有機會吃到阿輝的麵,每每吃著西式早點也會懷念起早餐吃麵的滋味,當再隔了幾年回來,不知何時阿輝走了,麵店也歇息許久,不過當麵店重新開張經營時,可見阿輝的幾個成年兒女都還守著阿輝嬸,守著這一小間麵店,客人未見減少,早上上班前的時間如果去晚了,幾鍋炒麵早已見底,根本吃不到,假日如果以為可以睡晚點,那就大錯特錯了,一早仍然是高朋滿座,遲到的人那時候只好另點陽春白乾麵,不過滋味也不賴,配菜的空心菜更是份量十足。

現今掛起招牌的麵店也只是以帆布大書「阿輝早午餐」,記得最初只賣早餐,幾鍋炒麵賣完為止,可能基於顧客意見或者後來都市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的轉變,小朋友接手後時間也延長到中午,要找到這家店,即使坐公車也方便,來往嶺東科大的路線上,土庫站下車即是。


招牌美食:炒麵+豬血湯是必點的招牌早餐,如果吃得下許多,還可以搭配滷味系列─滷蛋、滷豆腐或油豆腐,老闆會淋蒜汁,若不習慣要提醒;胃口更好的人可以切盤,有間隔肉、大腸、粉腸等,會配上夠份量的薑絲佐料。